從大河報了解到,今年春節(jié)過后,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李康和工友加入了返崗復工的大軍,參與到中建八局鄭東新區(qū)地下空間一標段項目建設。與此同時,該項目勞務管理工程師李曉升,以及中建八局二公司勞務專員劉琳,也因推進實名制勞務管理忙碌不已。
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四五百名工人陸續(xù)進場復工,在每位工人進場前,和勞務公司負責人一起到工地入口處的勞動保障大廳,進行勞務實名制登記、簽訂工地實名制勞動合同、門禁系統(tǒng)錄入等,是必不可少的“第一關”。
“姓名?”“李康。”“從事哪個工種?”“鋼筋工。”……3月26日下午,在該工地勞動保障服務大廳,見證了李康和勞務公司現場負責人王振平簽訂工地實名制勞動合同的全過程:他先把身份證交給李曉升,由對方在花名冊上進行信息登記后,又坐到簽約處,這里,有攝像頭全程錄像。
簽罷合同,他又坐在工地門禁系統(tǒng)錄入處前拍照,進行人臉識別,由李曉升進行系統(tǒng)錄入后,他的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門禁卡號、勞動卡號等信息也同步上傳,這樣以來,李康以后就能通過人臉識別進入工地干活,他每天幾點進場、幾點離開,干了多少天,能拿多少錢等,通過智能化管理,在工地實名制系統(tǒng)中均可隨時查詢。
拿著剛簽的勞動合同,李康笑著對記者說:“心里更踏實了,干一天活知道這個錢不會‘跑’了。”
魯班長科技專注提供工地實名制系統(tǒng)解決方案及工地閘機等考勤設備,采用人臉識別生物識別技術進行刷臉考勤,同時支持對接鄭州住建局監(jiān)管系統(tǒng),如有需要,歡迎咨詢在線客服。
相關信息: